五戒又為「近事五學處」,其意思為親近三寶奉事如來的五項修學要點。修行者藉由皈依三寶,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,皈依持戒的方式來阻斷所有在三界中能招感的重大苦果,也由於日日行持戒律,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,而可以泅泳於佛法之海,以身體力行體會到佛法真實的利益。在家男女眾若有受持五戒也稱為「近事男/女」、「清信士/女」。

 

在慈悲的龍德上師的帶領之下,戒律是觀音山佛教會重點修學之一,「有戒可犯是菩薩,無戒可犯是外道。」上師曾經開示,破戒之行者需繳回其戒袍與戒碟,以真誠的懺悔心向戒師發露違犯的過錯,將戒律懺除恢復清淨,重新將從上師三寶處領受的珍貴戒律守持好,就是行者重要的修行。觀音山佛教會也遵循自佛陀時代之精神,設有「見、聞、疑」信箱,來護持行者之戒律。

 

三皈五戒的殊勝龍德上師觀音山五戒

 

佛戒是佛法的精華,三皈和五戒皆是顯密、僧俗七眾共同的學處。眾生在無盡的生死輪迴當中,唯有依止佛法才能有解脫的聖因緣,唯有領受戒律、守戒、持戒,有所為、有所不為,才是真正的幸福安樂之道。龍德上師開示:「受持三皈依,是佛教徒與外道的區別;五戒則是佛教徒的重要學處。」一位持戒的行者就是與「清淨無為法」相應,常常心安理得、光明磊落、清安愉悅,久了就會生起「定」,產生真實「智慧」。

 

 

持守五戒的功德如:不殺生戒,持之可斷怨憎相殺的輪迴;不偷盜戒,持之可斷貧乏恐怖的輪迴;不邪淫戒,持之可斷染著生死的輪迴;不妄語戒,持之可斷相欺虛妄的輪迴;不飲酒戒,持之可斷散亂無智的輪迴。

 

《辯意長者子經》亦云:「不殺得長壽,無病常解脫,一切受天位,身安光影至;不盜常大富,自然錢財寶,七寶為宮殿,娛樂心常好;男女俱不婬,身體香潔淨,所生常端正,德行自然明;不欺口氣香,言語常聰明,談論不吃蹇,所說眾奉用;酒食不過口,無有誤亂意,若當所生處,天人常奉侍。」

 

五戒感應故事觀音山五戒龍德上師

 

觀音山宗門有許多的同修善信,都因為受持五戒而得到殊勝的感應!古德釋疑:「『清』是『離過』之名,『信』為『入道』之本。」受持五戒者,遠離眾過,入佛門聖道,因而能斷除惡習,度生死大海。

 

觀音山有位同修因受持不殺生戒,斷葷茹素好幾年,但內心依然存在著貪啖葷腥的業習。某一天,她突然非常想吃肉,自從接受戒律以來都沒有過這麼強烈的渴望,但是這一位同修如傳戒上師所教示,憶念持戒的功德,而不敢違犯。

 

後來,她做了一個夢,夢中有汪洋大海,而大海中有許多小魚自在地泅泳,突然有隻大鯨魚張口把所有的小魚吞噬,後來這隻鯨魚浮到海面上,不幸的被人類捕捉。夢的畫面一轉,鯨魚被切割萬段在市場上販售,而葬身在人們的口腹之中。

 

夢醒後,同修冒了一身冷汗,突然醒悟到,眾生就像是她夢中出現的食物鏈一樣,於無始劫來一直在互相食啖,而導致在六道輪迴中求出無期。然而有守持五戒的人,因為遮眾過患,斷除了輪迴的業因,才得有出離生死、清淨解脫的可能。自此夢醒以後,同修猶如受到醍醐灌頂,更加以重視維護戒律,原本還有貪啖肉食的欲望已完全消失,全然克服了自己的惡習。

 

五戒的殊勝功德觀音山龍德上師



佛門的五戒中每一條戒所招感的善果分別都不同,持戒的行者在世時可得上述提到的諸種福業,命終後可得生天或超昇淨土。龍樹菩薩在祂的《親友書》中有開示道:「有如萬物依大地,一切功德依於戒。」因此,所有想要修積福德智慧、不令漏失、期望輾轉增勝的大眾,可以前往觀音山的官方部落格 吉祥洲中更加詳細了解 三皈 五戒 的內容。

 

 


資料來源:

✨觀音山全球資訊網 |https://www.fazang.org/

✨觀音山 法藏吉祥洲─好文分享|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abeifazang

✨觀音山法藏| https://bit.ly/2BB175

arrow
arrow

    Nthesta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